考研政治(三)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 实践的基本特征
- 客观实在性: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 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结构
- 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
-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
- 实践中介:物质性工具系统或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 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实践的基本要素在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主要体现为双向运动
-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是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形成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 客体主体化: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实践的基本类型
-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 社会政治实践
- 科学文化实践
- 虚拟实践:主要活跃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同时又对现实的实践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 (实践 / 认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从直接经验发源
- 但实践和认识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所以不能说「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从直接经验发源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 揭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认识的本质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不同看法
-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把认识看作是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不同看法
-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在于
-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特点是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 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认识的本质
-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 认识作为能动反映,具有创造特性
- 在认识活动中,反映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认识是反映性(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 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
-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 局限:不深刻
理性认识
-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认识活动的第一次飞跃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要条件
- 获取十分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 非理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 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作用
认识活动的第二次飞跃
- 从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 必要性和重要性
-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的发展
- 实现飞跃的条件
-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的实践方法等
- 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称,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辩证认识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了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具体的统一: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 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真理及其性质
-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
-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 真理不是客观的,其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其一元性,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
- 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其发展的无限性
- 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界限,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不完善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相对正确)的反映
- 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扩展
- 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一定限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总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 二者相互依存: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二者相互包含: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 (绝对性 / 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出来,任何真理的相对性之中都包含着真理绝对性的颗粒
真理发展的规律及其根源
- 真理发展的规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在于人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谬误及其同真理的关系
-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 谬误和真理是对立统一的
- 两者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和谬误存在原则性界限
-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超出某一范围,真理和谬误可以互相转化
-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
-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其客观实在性的表现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即使对于有些认识,当前的实践不能检验,但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终能验证其是否具有真理性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 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
-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
价值
- 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 价值的构成:主体的需要、客体的特性
- 价值的基本特性:主观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
- 价值评价的特点:
- 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以求「善」「美」为认识目的;
- 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受主体意志的影响
- 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 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评价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评价要以真理为依据,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
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 实践的真理尺度: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 实践的价值尺度: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 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 人们只有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 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 改造客观世界包包含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必然和自由
-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 自由: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 自由的条件
- 认识条件: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 实践条件: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 指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守正创新
- 守正: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 创新:坚持解放思想,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 二者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在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
-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主要缺陷:
- 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
- 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主要缺陷:
社会存在
-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 自然地理环境
- 人口因素
- 物质生产方式: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根据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分为
- 个体意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 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 根据社会意识层次的不同,分为
- 社会心理: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以感性认识为主
- 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以理性认识为主
- 根据是否带有阶级性分为
- 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无阶级性,包括语言文字、自然科学、形式逻辑等
- 根据是否带有阶级性分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是其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回答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破解了「历史之谜」
- 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
-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
- 生产力的特点
- 客观实在性
- 社会历史性
-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 劳动对象:是劳动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
- 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关系都受其支配和制约
- 生产关系包括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 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 生产关系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意义
-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 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一种
-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性
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可分为
- 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
- 政治上层建筑
- 法律制度: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 政治组织及设施:国家政治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 国家的起源: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服务
- 后果为
-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
-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人类普遍交往与社会形态更替
交往
-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
- 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 (物质交往 / 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和根源,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渗透于其中
-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条件和路径
- 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进步
- 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
- 集中表现:社会形态的更替
- 主要表现: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发展
- 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发展的,有时甚至包含停滞和倒退
人的发展
- 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
- 人的发展程度构成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三个阶段
- 以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
-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 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
-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故往往用社会制度指代社会形态
-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 统一性: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它们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 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 社会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文明的多样性
-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 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
- 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
- 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