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四)
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 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 内容包括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的发展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的发展
- 解决方式
-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社会革命: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发展的动力
- 是一个系统,其中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此外有
-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改革: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
- 正确认识的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常运动,其次要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凝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 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 现实的人: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是变化发展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只有代表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
- 人人创造历史的说法是错误的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三个不同层次(人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 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 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包括经济条件(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路线
- 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 基本内容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历史人物: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者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 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
- 历史人物的作用
- 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的
- 历史人物的活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并且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正确认识个人的历史作用
-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 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
- 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通常由政党领导,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本质
-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产生的历史条件
- 社会分工的存在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
-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
- 使用价值
- 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商品的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相互比较
- 交换价值
-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交换价值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交换价值与价值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 统一性
-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 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抽象劳动
- 使用价值的源泉:具体劳动(不唯一)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对立性
-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 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 统一性:一个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 对立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其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 自然条件等
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货币的本质: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 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标价、价格)
- 流通手段:现实的货币
- 贮藏手段:足值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贮藏起来作为财富的象征
- 支付手段:延期或提前支付(赊账、纳税、租金)
- 世界货币:国际支付或购买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出现的影响
- 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 一极是具体商品,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 一极是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
- 好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 坏处: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商品经济的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扩大加深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的
- 积极作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消极作用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 阻碍技术的进步
- 积极作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 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生产的商品服务于社会)
- 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生产为了自己获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 资本的原始积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 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途径
- 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
- 资本主义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
-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剥削带有一定的隐蔽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与劳动
-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即劳动力的使用
-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和后果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 后果: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
-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且新价值的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
-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
-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 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 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过程的关键在于: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 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质
-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资本的划分
-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区分为
- 不变资本(
) -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
- 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 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其原有的价值量
- 可变资本(
) -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 在生产过程中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 不变资本(
- 区分二者的意义
- 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唯一源泉
- 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 为确认资本家为的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
-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为剩余价值率, 为剩余价值, 为可变资本 - 可以表示为
、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 全社会劳动社会率的提高
- 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 劳动力价值下降
- 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 在生产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 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其源泉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 含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 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 源泉:剩余价值
- 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 后果
- 社会财富的占有两极分化
- 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的构成
-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
表示,其中 表示不变资本, 表示可变资本 - 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
- 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失业
相对过剩人口
- 指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所形成的过剩人口
- 形成的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不可避免造成大批工人失业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循环
-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同时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 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 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 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 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资本周转
-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 资本周转时间
- 生产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慢
社会再生产
-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 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要求生产中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 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 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 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但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甚至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
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
-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 计时工资
- 计件工资
- 其他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如「泰罗制」和「福特制」
剩余价值与利润
- 马克思眼中的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的产物
- 资本家眼中的剩余价值:全部垫付资本(
)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平均利润
-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垫付资本的比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为预付资本大于可变资本)
-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 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
- 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如果不同部门之间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结果
-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
-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 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
- 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 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
-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 与唯物史观一起,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矛盾与危机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 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 是相对过剩,相对与劳动人民不足的支付能力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 四个阶段相互联系
- 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这四个阶段,但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 国家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 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
- 对外职能: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职能
-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等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 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